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502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259篇
地质学   707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52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2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薄伟伟 《北京测绘》2006,(1):25-27,39
介绍了Agent技术应用于分布式GIS中的优势,提出了基于目标的Multi-Agent系统体系结构的建立过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体系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孔维华  曲国庆 《测绘科学》2006,31(6):167-168,154
山东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于199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课程组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改善了教学条件,确定了适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提出了开放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课外阅读、论文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实验课程体系,制定了完整的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93.
付俊娥  王继周 《测绘科学》2006,31(6):160-161
基于J2EE分布式计算平台,本文开发了河南省旅游网络地理信息查询系统,探讨了结合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专题信息发布的构造模式和实现方法;本系统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能基本满足信息查询要求。  相似文献   
994.
湘黔桂交界区富禄组与富禄间冰期的再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南华系层型剖面优选区之一——湘黔桂交界区,富禄间冰期可再分为3个相对较暖热的气候阶段(间冰段)和2个相对寒冷的气候阶段(冰段),即(自老而新):三江间冰段、龙家冰段、烂阳间冰段、两界河冰段、大塘坡间冰段。相应地,富禄间冰期沉积地层——富禄组可分5个段,即:三江段、龙家段、烂阳段、两界河段、大塘坡段。另外,对古城组和铁丝坳组层型的湖北长阳古城剖面、贵州松桃大塘坡剖面和相关资料的再研究揭示,“古城组”和“铁丝坳组”都是富禄间冰期晚冰段(即两界河冰段)的沉积,均不宜替代长安组作为南华纪早冰期沉积的代表。  相似文献   
995.
在中国南华系层型剖面优选区之一--湘黔桂交界区,富禄闻冰期可再分为3个相对较暖热的气候阶段(间冰段)和2个相对寒冷的气候阶段(冰段),即(自老而新):三江间冰段、龙家冰段、烂阳闻冰段、两界河冰段、大塘坡间冰段.相应地,富禄间冰期沉积地层--富禄组可分5个段,即:三江段、龙家段、烂阳段、两界河段、大塘坡段.另外.对古城组和铁丝坳组层型的湖北长阳古城剖面、贵州松桃大塘坡剖面和相关资料的再研究揭示,"古城组"和"铁丝坳组"都是富禄间冰期晚冰段(即两界河冰段)的沉积,均不宜替代长安组作为南华纪早冰期沉积的代表.  相似文献   
996.
赵兵  刘登忠  陶晓风  马润则  胡新伟  王辉 《地质通报》2010,29(11):1633-1639
在西藏措勤县曲洛乡门缸错地区发现了侏罗纪地层,详细描述了实测的侏罗系剖面,将该套地层暂时命名为曲洛组。讨论了该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认为主要为一套海陆过渡三角洲—滨岸泻湖相沉积。根据曲洛组中的双壳化石、古植物及孢粉组合特征将这套地层的时代确定为早侏罗世。措勤地区下侏罗统的发现为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97.
山西王家岭矿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王家岭矿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溶蚀规律,模拟造成差异性溶蚀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在常温常压、溶蚀液碳酸水的pH值为6.5~6.9、每次溶蚀时间控制在24h左右的条件下,对矿区不同层段的碳酸盐岩进行溶蚀实验。实验发现,碳酸盐岩的成分和结构是影响溶蚀指标的重要因素,比溶蚀度和比溶解度总体趋势是白云岩灰岩膏岩;不溶物含量的增大使比溶蚀度和比溶解度下降,机械破坏量呈非线性增加;相同情况下方解石溶解速度快于白云石2~3倍。该实验结果为矿区进行水文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8.
基于RS和GIS的石羊河流域近50年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1970~2017年18期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数据,通过数据处理、面向对象信息提取,获取了石羊河流域近50年土地覆被类型基础数据;运用转移矩阵、GIS分析手段,对石羊河流域不同土地类型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50年来,石羊河流域自然绿洲面积总体呈逐年减少趋势,由1970年的35 717.53 km2减少到2017年的33 865.47 km2;人工绿洲面积相应增加,由5 355.79 km2增至7 208.70 km2.2)耕地、天然林地、天然草地、建设用地总体呈增加趋势,耕地的增加主要由天然草地、未利用地及水域湿地转化而来,天然林地的增加主要由天然草地、未利用地转化而来,天然草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而来,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占用周围草地、耕地及未利用地为主.3)石羊河流域土地类型的演变,总体反映了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趋好,绿洲区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stud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coupled to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ESI-FTICR-MS) is utilized to molecularly characterize DOM as it is transported along a river to estuary to ocean transect of the lower Chesapeake Bay system. The ultrahigh resolving power (greater than 500,000) and mass accuracy of FTICR-MS allow for the resolution of the thousands of components in a single DOM sample, and can therefore elucidate the molecular-level changes that occur during DOM transformation from a terrestrial location to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FTICR-MS is that its sensitivity allows for direct analysis of low salinity samples without employ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ntration approaches involving C18 extraction or ultrafiltration. To evaluat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direct analysis, a C18 extract of riverine water is compared to its whole, unfractionated water, and 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C18 extraction is selective in that it eliminates two major series of compounds. One group is aliphatic amines/amides that are not adsorbed to the C18 disk because they exist as positive ions prior to extraction. The second group is tannin-like compounds with higher oxygen contents and a more polar quality that also allow them not to be adsorbed to the C18 disk. This direct approach could not be used for brackish/saline waters, so the C18 method is resorted to for those samples. Along the subject transec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observed in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DOM, as determined from assigned molecular formulas. The DOM tends to become more aliphatic and contain lower abundances of oxygen-rich molecules as one progresses from inshore to the offsho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molecular formula overlap does exist between samples from sites along the transect. This can be explained as either the presence of refractory material that persists throughout the transect, due to its resistance to degradation, or that the assigned molecular formulas are the same but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are different. ESI-FTICR-MS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DOM and has the ability to detect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along the river to ocean transect. Visualization tools such as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van Krevelen diagrams greatly assist in highlighting the shift from the more aromatic, terrestrial DOM to the more aliphatic, marine DOM.  相似文献   
1000.
健康已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人类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地理目前正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其中疾病地理又是相对成熟的分支和主要的研究方向。空间分析方法的引入,开拓了疾病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也成为疾病监测和评估的一个辅助工具,这使得疾病时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空两方面揭示了疾病地理近年来主要的研究动态和特点,并提出了当前疾病地理研究的某些不足,最后展望了今后我国疾病地理的研究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